知情奇探

伶鼬

动物百科

伶鼬

伶鼬:别名银鼠_白鼠_倭伶鼬,为食肉目、鼬科、鼬属哺乳动物,原产于欧洲、亚洲、北美洲亚热带及温带地区,非洲北部也有零星分布,我国分布于北部寒冷地区。野生于针阔叶混交林、亚高山或干旱山地针叶林,林缘灌丛,亦常见于草原地带。1766年命名。栖息环境与白鼬相似,外形和颜色也很相像,但并非同种,体型也略小,只有10-20cm,更喜好干燥的地域。伶鼬作为捕食动物,食谱涉猎非常广泛,最喜欢吃的就是鼠类,因为自身新陈代谢特别快,所以需要不停的捕食,它一年能吃掉大约3000只老鼠。

它身体细长、脖粗细腿、四肢短小,脑袋和脖子没有明显的分界线,看上去呆呆萌萌的十分可爱,曾有刊物评选它为最可爱的野生食肉动物。夏季背面褐色或咖啡色、腹部白色,冬季被毛白色。

科目分类:鼬科

生存环境:丛林

颜色分类:白色_褐色

性情分类:野性

最大体型:20cm

毛型长度:中等

寿命年限:10年

适宜温度:18℃±8℃

食物饲料:肉食

伶鼬形态特征

伶鼬身体细长,四肢短,耳朵亦小。被毛短而致密,蹠行性。足掌被短毛,趾、掌垫隐于毛中。足具五趾,爪稍曲且纤细,很尖锐。前肢腕部着生数根白长毛。雌兽乳头腋下2对,鼠鼷部3对。冬、夏毛异色。夏季,背面自上唇向后经体侧、直至尾端及四肢外侧为褐色或咖啡色。腹面从喉、颈侧到腹部呈白色。背、腹间分界线明显而整齐。足背杂生白毛。体躯的褐色毛或白色毛从基部至尖端颜色相同。冬季被毛白色。少数个体尾端混生褐色毛。

伶鼬生活习性

视觉、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。通常均单个活动,动作敏捷,一年换毛两次,食物以小型啮齿类为主。经常于白天出外觅食,猎食区域一般比较固定,除非食物极端贫乏,不然是不会离开其生活区的。常侵占小型啮齿动物的巢为窝,也利用倒木、岩洞、草丛和土穴等作为隐蔽场所。

伶鼬饲养方法

一年换毛两次,春季换毛在4-8月间,秋季在10月末至11月初。伶鼬的食物以小型啮齿类为主。伶鼬能进入个体最小的小鼠活动区接近猎物,这是白鼬所不及的。同时亦兼食小鸟、蛙类及昆虫等。伶鼬的天敌有黄鼬、狐等食肉兽类和猛禽。一只伶鼬大概能活十年。

伶鼬雌雄分辨

 

伶鼬繁殖方式

全年发情,一年繁殖1-2次,妊娠期约35天。每胎产仔3-7只,最多达12只。幼仔21-25天睁眼,哺乳期约50天。4月龄达到性成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