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动物百科

獾

獾:别名狗獾_欧亚獾,为食肉目、鼬科、獾属哺乳动物,原产于欧洲、亚洲大部分地区。我国分布于东北、西北、华南等地。野生于丛林、荒山、溪流湖泊,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。1758年命名,共5个亚种。獾与美洲獾同科,但并不同属,无论是分布地、食性或习性,均有较大差别。

獾头扁、鼻尖、耳短,颈短粗,尾巴较短,四肢短而粗壮,爪有力善挖洞,喜群居。皮、毛、肉、药兼具,经济价值很高,人工养殖方法简单,投资少,成本低,效益高,是发展前景广阔的一种养殖业。

科目分类:鼬科

生存环境:灌丛

颜色分类:黑色_灰色

性情分类:野性

最大体型:55cm

毛型长度:中长

寿命年限:20年

适宜温度:18℃±8℃

食物饲料:杂食

獾形态特征

体长45-55cm,重10-12kg。体形粗实肥大,四肢短,耳壳短圆,眼小鼻尖,颈部粗短,前后足的趾均具强有力的黑棕色爪,前爪比后爪长。鼻端具有发达的软骨质鼻垫,类似猪鼻。四肢较粗而强,趾端均生有强而粗的长爪,爪长近似趾长。毛色为黑褐色与白色相杂,头部中央及两侧有三条白色条纹。脊背从头到尾长有长而粗的针毛,颜色是黑棕色与白色混杂,呈现棕灰色。与猪獾形态相似,但略有不同。

獾生活习性

群居夜行性动物,一个洞穴内通常居住十只左右。有冬眠习性,在秋季积累大量脂肪,11月入洞冬眠,第二年3月出洞。

獾饲养方法

獾食性很杂,依靠灵敏的嗅觉,拱食各种植物的根茎,也吃蚯蚓、昆虫、甲虫、昆虫地下的幼虫、青蛙和螃蟹,甚至小型哺乳动物,或者在灌木丛中捉老鼠,甚至吃动物腐烂的尸体。人工饲养植物性饲料有:花生、大豆、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、瓜干、各种薯类、瓜果、蔬菜类等。动物性饲料有:各种畜禽肉、畜禽内脏、青蛙、鼠类、昆虫类等。

獾雌雄分辨

 

獾繁殖方式

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,母獾在1岁左右,公獾在1.5岁左右即达到性成熟。每年只繁殖1次,8-9月交配。第二年4-5月产仔。其妊娠期230天左右,每胎产仔3-4只。仔獾35日龄左右睁开眼睛。经过5-6个月的生长发育,到秋末冬初时,幼獾基本长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