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黄唇鱼

动物百科

黄唇鱼

黄唇鱼:别名黄甘_鱼高_大鸥_金钱鳘_金钱鮸_金钱猛鱼_白花鱼,为鲈形目、石首鱼科、黄唇鱼属、鲈鱼系列品种,原产于亚洲中国珠江口海域、杭州湾舟山海域、闽江口泉州湾海域,野生于江河出口水深50-60m海域。1932年命名。黄唇鱼鳔的形态已退化,鳔端向两侧作长管状延长,形成了独特类型,是石首科的小支,有重要的学术价值。入药有扶正固本、大补真元等药效,特别适于治疗结核、风湿性心脏病、妇女经亏等症。其野生数量非常稀少,2019年IUCN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将其列为极危物种。它也是《中国物种红色名录》的濒危物种。

我国近海特有鱼种,属暖温性稀有底层鱼类。喜居水深、有鱼礁、水流较缓的海域,水清时集群,水浊时分散。体型很大,味道鲜美,与黄花鱼相似,食用价值很高,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。1988年列为我国2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。

生存环境:海水

最大长度:150cm

形状分类:梭形

颜色分类:黄色_灰色

活动区域:中层

饲养难度:较易

性情习性:敏捷

适宜温度:24℃±2℃

酸碱范围:8.2±0.2(PH)

硬度范围:8±2(DH)

寿命年限:12年

食物饲料:肉食

黄唇鱼形态特征

体长100-150cm,重15-40kg,最大可达180cm,重可达100kg。黄唇鱼体延长,侧扁,背部略隆起,腹部广圆。尾柄较细长。头中大,稍侧扁。吻钝尖,稍大于眼径。吻褶边缘完整,不分叶。眼小,上侧位,在头的前半部。眼间隔较窄,小于眼径,中间略隆起。上颌外行牙较大,尖锥形,排列稀疏,口闭时大部暴露于外。鳃孔大。体背侧灰棕带橙黄色,腹侧灰白色,胸鳍基部腋下有1黑斑,背鳍鳍棘部及鳍条部边缘黑色,尾鳍灰黑色,腹鳍及臀鳍浅色。

黄唇鱼饲养方法

栖息于近海海水、淡水交汇的河口海域,盐度0.5-18‰之间,有时溯饵,可直至河口淡水处。黄唇鱼为肉食性鱼类,以小型鱼类和虾、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,幼鱼则以虾类为食。12-5月吃虾为主,6-8月吃弹涂鱼为主,9-11月吃鲻鱼为主。农历23-26日最低潮、平流水、吹东风时,黄唇鱼苗便会成群浮上水面。当开始涨潮、水流动、不是吹东风时,黄唇鱼苗便散群下沉。

黄唇鱼雌雄分辨

 

黄唇鱼繁殖方式

野生黄唇鱼体重达15kg以上时,才有完全成熟的卵。卵巢重可达鱼体重的20%,卵粒大小如鲤鱼卵,吸水后比原来大30-50%。黄唇鱼在清明至谷雨前后产卵。产卵后雌性黄唇鱼腹部鳞片粗糙,疑是产卵时,摩擦硬物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