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海瓜子

动物百科

海瓜子

海瓜子:别名薄壳_乌鲶_海蛔_梅蛤_扁蛤_薄壳丁_寻氏肌蛤_凸壳肌蛤,为腹足纲、贻贝科、肌蛤属、贝类系列品种,原产于太平洋东西两岸,我国南北各地沿海均有分布,野生于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屿的滩涂中,水深20m左右潮间带泥沙滩。1842年命名,单一物种,无亚种分化。繁殖力强、分布广、生长快、产量高,还是福建闽东闽南对虾养殖重要的饵料来源。由于它常群居于泥沙表面,使底栖贝类不能伸出水管正常生活,故对蛤、蚶等经济贝类的养殖业,有一定危害。捕捞后,多含泥沙,须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,待泥沙吐尽,洗净备用。少量食油猛火热炒,放少许葱末、姜片、盐或酱油,薄壳弹开即可食用。

体小色浅壳薄,因形如南瓜子而得名。体型虽小得不起眼,但鲜美却不逊色于其他海产。肉细嫩,味极鲜,是佐酒佳肴。聚生的方式非常独特,壳内的肉体长出足丝,固定在岩石或海床上,多个相连。

生存环境:海水

最大长度:3cm

形状分类:椭圆

颜色分类:褐色_黄色

活动区域:底层

饲养难度:中等

性情习性:温和

适宜温度:22℃±4℃

酸碱范围:8.2±0.2(PH)

硬度范围:8±2(DH)

寿命年限:8年

食物饲料:微生物

海瓜子形态特征

壳略呈三角形,壳长1.7-2.4cm,壳高约为0.9-1.2cm。壳薄透明而易碎。壳顶位于近前端背侧,至最前端的距离约为饺合部的1/4。腹缘直,中部微向内凹,足丝孔不明显。后缘圆形。壳表面为黄褐色或绿褐色,自壳顶至后缘有棕色或紫褐色放射纹及波状花纹。有时壳顶的壳皮剥落,露出白色壳质。壳内面灰白色,具珍珠光泽。外套痕及闭壳肌痕均不明显。足丝褐色,极细软。常成片粘连在一起,用足丝附着在泥沙中。透过外壳能直接看清里面肉的颜色壳。

海瓜子饲养方法

养殖薄壳是潮汕首创,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。放养后于端午节前从浅滩采起,匀放入水深、流畅、海生物多的海域,大暑节气后便可陆续采起,农历七八月最肥大。寻氏肌蛤是比较理想的对虾饵料,特别是夏秋高温期投喂,水质不易变质。重要的生物类群,在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十分重要,且具有经济价值。底栖动物是重要的次级生产者,通过自身的生产过程实现水层和底质的耦合,维持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。

海瓜子雌雄分辨

生殖腺成熟时雌性呈橙黄色、雄性呈乳白色,并充满整个外套膜。夏季也就是薄壳最当令季节,到农历7月,此时上市的薄壳肉大味鲜,白色为雌贝,红色为雄贝。

海瓜子繁殖方式

每年8-9月产卵繁殖。每年霜降节气前后,薄壳首次产卵,称降栽。小寒节气后2度产卵,称寒栽。立春节气后产第3批卵,称春栽,最优良。幼苗生长到翌年清明节前后便可移播放养,至8月开始收获,10月基本收完,一般亩产1.5-2吨,高的可达6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