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长砗磲

动物百科

长砗磲

长砗磲:别名大蛤_玫瑰蛤,为腹足纲、砗磲科、砗磲属、贝类系列品种,原产于太平洋及印度洋热带海域浅海的珊瑚礁、岩石底。1798年命名。但野生个体为《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二级保护动物。野外通常大群生活。会把身体埋在底沙中,但不会很深,靠足丝固定身体。每年仅以0.2-4cm的速度生长,达到35cm,需要50-60年的时间。长砗磲与番红砗磲形态非常相似,很容易混淆。

外套膜上有感光细胞,颜色炫丽多变,通常为艳丽的蓝色,在海缸中饲养,非常美丽。它还是全球是分布最广,种类最丰富的巨型蛤蜊,也是可用于海洋贸易的水产养殖物种。滤食动物,以浮游生物、藻类为食。

生存环境:海水

最大长度:35cm

形状分类:其他

颜色分类:褐色_蓝色

活动区域:底层

饲养难度:中等

性情习性:温和

适宜温度:22℃±4℃

酸碱范围:8.2±0.2(PH)

硬度范围:8±2(DH)

寿命年限:100年

食物饲料:藻类

长砗磲形态特征

贝壳长35cm左右,高9cm、宽9cm左右。呈长椭圆形,上半部分会出现鳞片。壳上有4-6条粗肋,壳顶旁有一水滴形开口为足丝泌出处。壳色象牙白到鹅黄色而多变。近壳顶部放射肋的鳞片低伏,多呈覆瓦状排列。能溶解附近的珊瑚基质,进行隐藏,只留下它们的外套膜可见。长砗磲在水中生活的环境与鳞砗磲相同,不同的是长砗磲在水下露出的外套膜的颜色是蓝色的,而肋上的鳞片比鳞砗磲要小的多。这是区别两种砗磲外壳最明显的特征之一。

长砗磲饲养方法

在可分泌一种温和的酸,慢慢腐蚀碳酸钙底物。然而,当在人工饲养时,它们失去了挖洞的欲望,只能用自己的足附在坚硬的表面上。长砗磲的天敌是小一些的小型的金字塔蜗牛,它们钻入长砗磲的组织并以它们的体液为食。虽然这在野外不是问题,但在封闭的鱼缸中就很危险,会给长砗磲带来一定的危害。

长砗磲雌雄分辨

砗磲都是雄性,然后根据需要变成雌性。

长砗磲繁殖方式

卵生。长砗磲的性成熟期大约2-5年,平均3年。产卵通常在温度下降之后发生。长砗磲的繁殖具有广播产生性。长砗磲繁殖时存在壳的收缩和张开现象,繁殖时贝壳的每一次收缩或张开都是一次排放精卵的过程。为避免自体受精的情况出现,长砗磲繁殖时先排放精子,经过短暂的时间间隔后再排放卵子。随后是浮游幼虫阶段,直到发育成可在合适的基质上沉降的状态,然后开始以无柄蛤生长到成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