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寒兰

动物百科

寒兰

寒兰:别名寒兰海南个体,为天门冬目、兰科、兰属、国兰系列花卉,原产于亚洲中国(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)、朝鲜半岛、日本。野生于海拔400-2400m的林下、溪谷旁或稍荫蔽、湿润、多石之土壤上,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端也有分布。寒兰要讲究整体美,匀称,协调,修长、美艳。寒兰烟雨江南,细叶寒兰赏韵致,阔叶寒兰赏气势。野生个体极为少见,已被列入中国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》。。

株型修长健美,叶姿优雅俊秀,花色艳丽多变,香味清醇久远,凌霜冒寒吐芳,实为可贵,因此有“寒兰”之名,为国兰之一。它修长、清瘦的身形,很符合当今对高挑身材的审美心态。且花瘦而长、匀称、飘逸,充满生机和神秘色彩。

颜色分类:黄色_绿色

茎形分类:根状

叶序分类:丛生

叶形分类:条形

光照需求:中弱

开花季节:秋季

培育难度:较难

适宜温度:23℃±5℃

酸碱范围:6±.5(PH)

寒兰植物特征

假鳞茎狭卵球形,包藏于叶基之内。叶3-7枚,带形,薄革质,暗绿色,略有光泽,前部边缘常有细齿,关节位于距基部4-5cm处。寒兰的欣赏与春兰等有所不同,它极少有瓣形的花,单从猎奇的眼光确定寒兰的审美是不正确的。寒兰的审美上要从整体协调上去考虑,花色清纯鲜丽或浑浊上去比较,活丛花香的清雅或浓烈上去考虑。叶型除立叶型之外,垂直,弧状等,叶面光泽,薄而柔韧,有银边,爪,缟线,虎斑,蛇皮斑等等艺向出现的均可列为好品种。

寒兰种植方法

不能接受直射强光,光照过强易使叶片晒伤造成日灼病。寒兰耐寒性不强,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气候,既怕炎热又怕寒冷,对低温特别敏感。生长适温18-28℃,超过30℃或低于10℃,则生长缓慢或进入休眠期。高于35℃,兰株将出现叶片枯焦或卷曲。低于5℃遭受冻害,重者全株死亡。湿度白天55-75%,夜间不低于80%的相对湿度。浇水需八分干、二分湿。浇水应本着“干则浇,湿则停,适当偏干”的原则。浇水必须浇透,不可浇半截水。

寒兰繁殖方式

分株: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,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。凡植株生长健壮,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,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。播种:寒兰种子极细,种子内仅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,发芽力很低,加之种皮不易吸收水分,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,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,才能萌发。

寒兰开花形态

花期8-12月。花葶发自假鳞茎基部,总状花序疏生5-12朵花。花苞片狭披针形,花常为淡黄绿色而具淡黄色唇瓣,也有其他色泽,并带有浓烈香气。花瓣常为狭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唇瓣近卵形。唇盘上2条纵褶片从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,上部向内倾斜并靠合,形成短管。花粉团4个,成2对,宽卵形。蒴果狭椭圆形。花色匀称,色泽艳丽、鲜美,肩平,唇瓣平直,素心或少有紫色斑状,花大,花梗花色相一致的即是好品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