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宫灯百合

动物百科

宫灯百合

宫灯百合:别名圣诞百合_圣诞风铃_金色风铃_中国宫灯花,为百合目、秋水仙科、提灯花属、百合系列花卉,原产于非洲、欧洲地中海周边地区、亚洲西部,野生于草原和森林边缘。1853年命名。南非东部曾是十分常见的野生植物,但原生地环境的破坏,导致目前只能在自然保护区见到野生品种。拉丁名称意指橙色的花。因花期恰逢圣诞节,因又名圣诞风铃。其根状茎中含秋水仙碱,有剧毒。国外将其划为秋水仙科而非百合科,该科仅此一属一种。传统一直被祖鲁人作为春药使用,树叶也被用于洗澡,当地人的文化中认为,该植物可以抵御邪恶的入侵。。

外形娇俏、玲珑可爱,橙黄色的花铃配以碧绿油亮的茎叶,十分招人喜爱,是优良的插花、捧花、国际流行的新潮切花材料。它生长期长,对环境的要求高,属高价花卉。又因花形酷似我国的灯笼,又名中国宫灯。花语:喜洋洋、庆祝、真情、望乡。

颜色分类:橙色_黄色

茎形分类:块状

叶序分类:互生

叶形分类:披针

光照需求:中光

开花季节:夏季

培育难度:较难

适宜温度:20℃±5℃

酸碱范围:6±.5(PH)

宫灯百合植物特征

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,植株为半蔓性,株高约1m。叶轮状互生,叶面光滑,柳叶形,有3条深刻纹,无柄。叶轮状互生,叶面光滑,柳叶形,有3条深刻纹,无柄。它色彩及造型的独特性,成为了插花艺人酷爱的素材,常成为强调质感的象征。赠花礼仪:把2-3朵花做成迷你花束,裹上以白色的绢纱,系上细细的黄色缎带。放入礼品盒后,可在盒盖上也饰以黄色的缎带结。

宫灯百合种植方法

喜冷凉气候,夏季潮湿多雨,是其生长季节,冬季干燥无雨是其休眠期。适生土温15-22℃,气温12-28℃。夜晚低于15℃会导致落蕾,叶片黄化,降低观赏价值。基质选择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夏季通过通风、喷雾、遮荫等方式降温,冬季则注意加温保温。光照不足,不利于花芽的形成,光照过强,也会影响切花的质量。当花蕾分化期至花苞长出时是叶烧敏感期,应注意光照和湿度变化不能过大。90%以上的光照能使茎叶健壮,金黄色钟状花更鲜亮。

宫灯百合繁殖方式

可利用种子繁殖及种球繁殖。播种:种子采用赤霉素处理,可提高其发芽率达20%。种子萌芽后经一个生长季,可长成1-2克的小种球,小种球再经1-2年才能养成提供切花栽培的商品球。分球:种球繁殖时,每一球具两个生长点可产生两个新子球。种球在春天种植,地温大于16℃时,2-3周即可发芽。如果气候冷凉或休眠不足16周,建议进行催芽。在适宜的环境下,45-60天植株就可开花。宫灯百合种球的自然休眠期至少需要12周,但冷藏可以打破休眠。

宫灯百合开花形态

花期7-10月,花坛状,形似宫灯,亮橙黄色,上阔下窄,下垂,腋生,有短裂片6,雄蕊6,花药丁字形,花柱三裂。花期相当长,从仲夏到秋冬,瓶插单花寿命可达2-3周,是仲夏至秋冬时即难得一见的奇异花卉。蒴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