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褐飞虱

动物百科

褐飞虱

褐飞虱:别名褐稻虱_稻飞虱,为半翅目、飞虱科、褐飞虱属爬行动物,原产于亚洲中部及南部,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,每年均与白背飞虱混合发生为害。两种飞虱不同年份在不同省份和地区发生程度不同,年发生为害面积均在2亿亩次以上。主要天敌有寄生蜂、黑肩绿盲蝽、瓢虫、蜘蛛、线虫、菌类。

危害最严重的稻飞虱品种,有远距离迁飞习性,是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当前水稻上的首要害虫。褐飞虱为单食性害虫,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。2020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1类农作物病虫害。

科目分类:半翅

生存环境:农田

颜色分类:褐色_灰色

居住环境:树栖

最大体型:0.5cm

性情分类:危险

寿命年限:1年

适宜温度:25℃±5℃

食物饲料:植食

褐飞虱形态特征

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。长翅型体长3.6-4.8mm,短翅型体长2.5-4mm。黄褐、黑褐色,有油状光泽。头顶近方形,额近长方形,中部略宽,触角稍伸出额唇基缝,后足基跗节外侧具2-4根小刺。前翅黄褐色,透明,翅斑黑褐色。短翅型前翅伸达腹部第5-6节,后翅均退化。

褐飞虱生活习性

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褐飞虱外迁。褐飞虱在北纬25°以北不能越冬,每年虫源逐代、逐区呈季节性南北往返迁移,受季风进退的气流制约。

褐飞虱饲养方法

褐飞虱喜温暖高湿的气候条件,在相对湿度80%以上,气温20-30℃时,生长发育良好,尤其以26-28℃最为适宜,温度过高、过低及湿度过低,不利于生长发育,尤以高温干旱影响更大,故夏秋多雨,盛夏不热,晚秋暖和,则有利于褐飞虱的发生为害。若虫共有5龄。成、若虫群集于稻丛基部,刺吸茎叶组织汁液。虫量大,受害重时引起稻株瘫痪倒伏,俗称“冒穿”,导致严重减产或失收。

褐飞虱雌雄分辨

雄虫阳基侧突似蟹钳状,顶部呈尖角状向内前方突出。雌虫产卵器基部两侧,第1载瓣片的内缘基部突起呈半圆形。

褐飞虱繁殖方式

卵产在叶鞘和叶片组织内,排成一条,称为“卵条”。卵粒香蕉型,卵帽高大于宽底,顶端圆弧,稍露出产卵痕,露出部分近短椭圆形,粗看似小方格,清晰可数。初产时乳白色,渐变淡黄至锈褐色,并出现红色眼点。产卵时,刺伤稻株茎叶组织,形成大量伤口,促使水分由刺伤点向外散失,同时破坏疏导组织,加重水稻的受害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