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芦竹

动物百科

芦竹

芦竹:别名变叶芦竹_花叶芦竹_毛鞘芦竹_斑叶芦竹_彩叶芦竹,为禾本目、禾本科、芦竹属、禾本系列植物,原产于亚洲、非洲、大洋洲热带地区广布。模式标本采自西班牙。野生于河岸道旁。喜温暖、水湿,耐寒性不强。幼嫩枝叶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12%,是牲畜的良好青饲料。芦竹还是生产沼气的好方案,沼气可作为发动机的生物燃料,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很小。根状茎可入药,性味苦、寒,清热利尿、养阴止渴,可用于热病发狂,虚劳骨蒸,淋证,小便淋痛不利,风火牙痛。。

其花叶、彩叶等变种观赏性很强,是常见的庭园造景绿植,我国南方各地庭园均有栽培。它的秆为多种管乐器中的簧片。此外,它的茎纤维长,长宽比值大,纤维素含量高,是优质纸浆和人造丝的原料。

颜色分类:黄色_绿色

茎形分类:直立

叶序分类:互生

叶形分类:条形

光照需求:中强

开花季节:秋季

培育难度:较易

适宜温度:22℃±5℃

酸碱范围:7.2±.5(PH)

芦竹植物特征

多年生,株高3-6m,具发达根状茎。秆粗大直立、坚韧,具多数节,常生分枝。叶鞘长于节间,无毛或颈部具长柔毛。叶舌截平,先端具短纤毛。叶片扁平,上面与边缘微粗糙,基部白色,抱茎。

芦竹种植方法

批量种植,可选土壤肥力中等,地势平坦,灌排方便的轻度盐碱地种植,要成方连片。芦竹生长对土质要求不严格,但以黏土、壤土为最好。一般进入12月后收获,收割时离根茎越近越好,有利于以后的管理。四季可采。由于刚收割的芦竹含水量较大,集堆存放会造成腐烂,因此割后在田间就地要散开存放,并去除叶、穗,待水下降到25%以下时,才可集运和堆垛储存。

芦竹繁殖方式

可采用播种、分株、扦插方法繁殖。多采用分株。早春用快揪沿植物四周切成有4-5个芽一丛,然后移植。扦插可在春天将花叶芦竹茎秆剪成20-30cm一节,每个插穗都要有间节,扦入湿润的泥土中,30天左右间节处会萌发白色嫩根,然后定植。生长期注意拔除杂草和保持湿度。无需特殊养护。

芦竹开花形态

花果期9-12月。圆锥花序极大型,分枝稠密,斜升。小穗,含2-4小花,背面中部以下密生长柔毛,两侧上部具短柔毛。雄蕊3,颖果细小黑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