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假槟榔

动物百科

假槟榔

假槟榔:别名亚历山大椰子,为棕榈目、棕榈科、假摈榔属、棕榈系列植物,原产于大洋洲澳大利亚东部,我国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有引种栽培。1875年命名。。

热带、亚热带地区美化环境的特色树种。树形优美,大叶舒展如伞,乘风飘逸,集观叶、花、果、茎于一体。树干有类似竹子的环形叶痕,适于在公园、绿地中对植、列植,可增添一片热带情趣。

颜色分类:黄色_绿色

茎形分类:直立

叶序分类:丛生

叶形分类:羽形

光照需求:中强

开花季节:春季

培育难度:中等

适宜温度:22℃±6℃

酸碱范围:6.4±.5(PH)

假槟榔植物特征

常绿乔木,株高10-25m,茎粗约15cm,圆柱状,基部略膨大。叶羽状全裂,生于茎顶,羽片呈2列排列,线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全缘或有缺刻,叶面绿色,叶背面被灰白色鳞秕状物,中脉明显。叶轴和叶柄厚而宽,无毛或稍被鳞秕。叶鞘绿色,膨大而包茎,形成明显的冠茎。

假槟榔种植方法

喜高温、高湿和避风向阳的气候环境,在土层深厚、肥沃,排水良好和微酸性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,适温28-30℃。随着长期以来北移的驯化栽培,抗寒力已有明显的增强。无极端低温情况下,3-5年的成龄树均可安全越冬。假槟榔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,但暑天久旱无雨、干热高温会引起叶片变形枯黄。

假槟榔繁殖方式

只采用种子繁殖。采收时间为12月末果球开始从果穗上往下掉时,这时绝大部分果实由青色(绿色)转为深红色,连穗剪下,用力抖动,使果实脱落果柄。收集到的果实忌失水,不能日晒或裸露陈放。种子有约3个月的休眠后熟期,应将果实用盆盛好,喷少许水,但不要让盆底有太多积水,放置室内或遮荫背风处5-7天,红色果肉腐烂后,反复搓揉挤压果实,使果肉与种子分离,此时即可收集到植物学上真正的种子,再用清水漂净种子备用。

假槟榔开花形态

花期4月,果期4-7月。花序生于叶鞘下,呈圆锥花序式,下垂,多分枝,花序轴略具棱和弯曲,具2个鞘状佛焰苞。花雌雄同株,白色。雄花萼片3,三角状圆形,花瓣3,斜卵状长圆形,雄蕊通常9-10。雌花萼片和花瓣各3片,圆形。果实卵球形,红色。种子卵球形,胚乳嚼烂状,胚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