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愈疮木

动物百科

愈疮木

愈疮木:别名愈创木,为蒺藜目、蒺藜科、愈疮木属、其他系列植物,原产于北美洲、中美洲大部分地区,野生于海拔400m下炎热干旱的稀树草原和海岸平原。世界多地均有引种。1753年命名。我国华南植物园1981年引进,但木材只能依靠进口。有自润滑性,不吸水,是水下工程设施的理想材料,还可制各种车削制品、研钵和杵、切肉板。还用于纺织器材、体育运动器械和保龄球、印刷底版等。我国多用于佛珠、佛像、文具及制作代红木家具、高级装饰实木地板。药用价值高,对梅毒等性病有很好的疗效。还可用作兴奋剂、发汗剂、祛痰剂。。

拉丁名意为生命之木,枝叶繁茂、树形美观、开花量多、花色独特、艳丽而花期长,可用于行道或庭院绿化,景观效果佳,幼树可盆栽。木材珍贵、硬重,韧性、抗震、抗腐蚀、抗白蚁性高,车削性能好,燃烧时具特殊香气。但手工或机械加工难,不适合蒸汽弯曲处理。

颜色分类:蓝色_绿色

茎形分类:直立

叶序分类:对生

叶形分类:椭圆

光照需求:中强

开花季节:冬季

培育难度:中等

适宜温度:25℃±4℃

酸碱范围:6±.5(PH)

愈疮木植物特征

常绿阔叶乔木,株高可达12m,胸径可达10cm。树冠中等,浓密,近圆形。树干常弯曲,树皮光滑,淡褐色并具灰绿色斑纹。小枝皮皱,具多节。偶数羽状复叶,对生。托叶小,小叶2-3对,无叶柄,对生。叶革质,倒卵形或椭圆形,先端圆钝,基部阔楔形,全缘,无毛,中脉明显。心、边材区别明显,心材呈暗绿褐色或黑色,边材窄,呈淡黄色。木质有天然油性分泌物,具备微弱的光泽。木纹交错,纹理细密,具香草香味。

愈疮木种植方法

喜光树种,适宜在高温湿润、水热平衡的气候条件下生长,不耐寒。原生地年均气温24-28℃,最热32-38℃,最冷13-18℃,年降水量30-160cm,全年2-4个月为旱季。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,它能生长在不同母质上发育形成的沙土、黏土和壤土上,甚至在石灰岩地区也可正常生长,但以肥沃湿润、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壤土长势最好。耐盐碱,不耐水渍,耐干旱瘠薄能力很强,并且有易移植、少病虫害、寿命非常长的特点。木材干燥不易,一般采取阴干的办法。

愈疮木繁殖方式

育苗种子不宜存放,1个月后便开始丧失发芽力,最好随采随播。用黄心土与河沙按1:1比例拌匀后起苗床,以达到排水良好和透气的效果。播种前用常温水浸泡种子24小时后捞出晾干24小时,如此重复7次后即可播种。采用撒播,每平方米播种400-500粒,用木板将种子压实后覆土,以不见种子为度。保持床面湿润而不积水,播种后10-12天开始发芽,发芽率一般为60%。小苗2-4cm,移入营养杯中培育,加强水肥管理,18个月后当苗高超过30cm后就可以出圃。

愈疮木开花形态

花期12-9月,果熟期5-2月。花直径2cm,数朵簇生于叶腋或近顶生。花梗细,萼片5裂,倒卵形,下部绿色,上部紫色,被绒毛。花瓣5,倒卵状椭圆形,中部凹陷呈舟状,先端急尖,被柔毛,开放时蓝紫色,之后逐渐转为浅蓝色或白色。子房无毛,两侧扁平,2室,每室有胚珠数枚,花柱绿色,柱头白色,锥状。倒心形蒴果,两侧扁平,熟时橘黄色,2瓣裂,每室有肾形种子1粒,种皮红色,肉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