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紫竹梅

动物百科

紫竹梅

紫竹梅:别名紫竹兰_紫锦草_紫鸭跖草_紫叶鸭跖草,为鸭跖草目、鸭跖草科、紫露草属、其他系列植物,原产于北美洲墨西哥,我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。1975年命名。全草可以入药,具有活血、止血、解蛇毒之功效,主治蛇泡疮、疮疡、毒蛇咬伤、跌打损伤、风湿等症。。

著名的观叶植物,叶色美观,呈比较少见的深紫色,且植株强健,生长快,可用于庭院的花坛、园路边、草坪边或用于镶边植物,也适合与其他色叶植物配植营造不同色块景观,盆栽可用于居室绿化。

颜色分类:绿色_紫色

茎形分类:匍匐

叶序分类:互生

叶形分类:披针

光照需求:中光

开花季节:夏季

培育难度:中等

适宜温度:22℃±5℃

酸碱范围:6.2±.5(PH)

紫竹梅植物特征

多年生草本,成株呈紫色,株高20-50cm。茎多分枝,带肉质,紫红色,下部匍匐状,节上常生须根,节和节间明显,斜升。叶无柄,单叶互生,披针形或长圆形,先端渐尖,全缘,基部抱茎而成鞘,鞘口有白色长睫毛,边缘被长纤毛。

紫竹梅种植方法

喜温暖、湿润、半荫,不耐寒,忌阳光曝晒,适温16-28℃,冬季不低于10℃。对干旱有较强的适应能力,对土壤要求不严,适宜肥沃、湿润的壤土。通常每年春季换一次盆,盆土用园土加少量河沙即可。幼苗期放在具有散射光处养护,成株期放半阴处培养。虽然在室内光线明亮处也能生长,但长期置于室内光照较少处,则枝叶易徒长,叶片变薄而缺乏光泽,叶色变浅。

紫竹梅繁殖方式

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。扦插极易生根,而且新株的株型比老株的株型还好,扦插于生长季节(早春或秋末)进行。减取带顶芽的枝条4-6节枝作插穗,长约10cm,去掉下部叶片,直接用培养土在盆中扦插,每盆3-5株放在半阴处,保持盆土湿润,温度控制在15-25℃,约2周左右生根。

紫竹梅开花形态

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花粉红色或玫瑰紫色,近无柄,数朵密生在二叉状之短缩花序柄上,呈簇生状于总苞片内。总苞片叶状,顶端具白色长柔毛。果实和种子蒴果椭圆形,有3条隆起棱线。种子呈棱状半圆形,淡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