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碧螺春

动物百科

碧螺春

碧螺春:别名碧萝春_佛动心_洞庭茶_煞人香_若其茶_洞庭碧螺春_江苏碧螺春,为杜鹃花目、山茶科、山茶属(绿茶)、茶叶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县,已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,古人称其为:功夫茶、新血茶。有人说它是以民间传说中碧螺姑娘的名字命名。又有说法为,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,白毫显露,色泽银绿,翠碧诱人,卷曲成螺,产于春季,故名“碧螺春”。洞庭湖产区是著名的茶、果间作区。茶树和桃、李、杏、梅、柿、桔、白果、石榴、泉城红、泉城绿、等果木交错种植。茶树、果树枝桠相连,根脉相通,茶吸果香,花窨茶味,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。。

十大名茶之一,江南名茶的代表,属绿茶的一种,以形美、色艳、香浓、味醇“四绝”闻名于中外。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,它条索均匀、造型优美、卷曲似螺、白毫毕露、银绿隐翠、色如凝脂,冲泡白云翻滚、徐徐舒展、香气馥郁、回味凉甜、鲜爽生津。

颜色分类:黄色_棕色

作物分类:叶菜

味道分类:清香

形状分类:球形

光照需求:中光

开花季节:冬季

培育难度:中等

适宜温度:22℃±5℃

酸碱范围:5.6±.4(PH)

碧螺春作物特征

明代《茶解》:茶园不宜杂以恶木,唯桂、梅、辛夷、玉兰、玫瑰、苍松、翠竹之类与之间植,亦足以蔽覆霜雪,掩映秋阳。茶树、果树相间种植,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,品质优异。成品茶外形紧密,条索纤细,嫩绿隐翠,清香幽雅,鲜爽生津,汤色碧绿清澈,叶底柔匀,饮后回甘。外形条索纤细,茸毛遍布,白毫隐翠;泡成茶后,色嫩绿明亮,味道清香浓郁,饮后有回甜之感。

碧螺春种植方法

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:一是摘得早,二是采得嫩,三是拣得净。每年春分前后开采,谷雨前后结束,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。一般5-9时采,9-15时拣剔15时至晚上炒制,做到当天采摘,当天炒制,不炒隔夜茶。主要的制作工序为杀青、揉捻、搓团显毫、炒青。上等碧螺春,茶芽细嫩,1kg干茶需要茶芽12-15万个。

碧螺春繁殖方式

 

碧螺春开花形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