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桔小实蝇

动物百科

桔小实蝇

桔小实蝇:别名橘小实蝇_柑橘小实蝇_东方果实蝇,为双翅目、实蝇科、果实蝇属爬行动物,原产于我国1911年首次在台湾发现,大陆1937年发现。果蝇家族成员,危害水果和蔬菜的有害生物,但与果蝇科黑腹果蝇亲缘仍较远。1902年,澳大利亚政府首次利用生物防治来控制实蝇。在众多寄生性蜂类品种中,阿里山潜蝇茧蜂是定殖下来的最具应用优势的一种。在夏威夷岛的野生芭乐园内,阿里山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的寄生率为41-72%。

幼虫在果内取食为害,使果实未熟先黄脱落,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。除柑桔外,尚能为害芒果、番石榴、番荔枝、阳桃、枇杷等250余种果实,被我国列为国内外的检疫对象。

科目分类:蚊蝇

生存环境:农田

颜色分类:褐色_黄色

居住环境:树栖

最大体型:0.7cm

性情分类:危险

寿命年限:1年

适宜温度:26℃±4℃

食物饲料:植物

桔小实蝇形态特征

成虫体长0.6-0.7cm。翅透明,翅脉黄褐色,有三角形翅痣。全体深黑色和黄色相间。胸部背面大部分黑色,但黄色的U字形斑纹十分明显。腹部黄色,第1、2节背面各有一条黑色横带,从第3节开始中央有一条黑色的纵带直抵腹端,构成一个明显的T字形斑纹。蛹为围蛹,长约0.5cm,全身黄褐色。容易与地中海实蝇混淆,后者原产非洲南撒哈拉西部地区,危害包括茄科番茄、辣椒、茄子在内的至少67个科353种水果和蔬菜,危害程度大于桔小实蝇。

桔小实蝇生活习性

华南地区每年发生9-12代,无明显的越冬现象,田间世代发生叠置。成虫羽化后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补充营养才能交配产卵,卵产于将近成熟的果皮内,每处5-10粒不等。每头雌虫产卵量400-1000粒。卵期夏秋季1-2天,冬季3-6天。幼虫孵出后即在果内取食为害,被害果常变黄早落。即使不落,其果肉也必腐烂不堪食用,对果实产量和质量贻害极大。老熟后脱果入土化蛹,深度3-7cm。蛹期夏秋季8-14日,冬季15-20日。

桔小实蝇饲养方法

若气温降至14℃以下,成虫停止活动。气温高于14℃,成虫可飞翔寻食。春夏季节,气温达20℃以上,寄主食物日渐增多,可满足其生存和繁殖条件的需要。第一代成虫出现在3-4月,5月下旬出现全年第1个成虫盛发高峰期,8-9月间出现全年第2个成虫盛发高峰。8月是果园中的水果受害最严重的季节。

桔小实蝇雌雄分辨

雌虫产卵管发达,由3节组成。幼虫蛆形,类型无头无足型,老熟时体长约1cm,黄白色。

桔小实蝇繁殖方式

新一代成虫羽化后,经过12-14d的时间,进入性成熟时期,开始成熟的寄主果实上产卵,卵经过1.5d开始孵化。成虫一生可交配多次,雌虫交配1次可供其用作受精产卵约1个月,一生只交配1次的雌虫,其产卵量及孵化率均低于多次交配的雌虫。多次交配的雌虫,营养充足时,一生可产卵近1000粒或更多。卵梭形,长约1毫米,宽约0.1毫米,乳白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