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蜂鸟鹰蛾

动物百科

蜂鸟鹰蛾

蜂鸟鹰蛾:别名蜂鸟蛾_蜂鸟天蛾_长喙天蛾_蜂鸟蝶蛾_小豆长喙天蛾,为鳞翅目、天蛾科、长喙天蛾属爬行动物,原产于欧洲南部、非洲北部,跨越亚洲直至日本。野生于树林边缘的花园、公园、草地的灌丛中。1758年命名。白天活动,在夏秋季节飞舞于百花丛中,采食花蜜,取食时,和蜂鸟一样,时而在花间盘旋,时而在花前疾驰。它是蛾类,为蝶类的同族“近亲”。与蝶不同的是,它腹部粗壮,这种昆虫除了比蜂鸟多出一对触须和翅膀上没有羽毛以外,无论体重、外形还是生活习性、飞行速度都与蜂鸟极其相似,故而被生物学家命名为蜂鸟蛾。

非常美丽的飞蛾,外形与蜂鸟极为相似,飞行时可清晰地听到嗡嗡声,同时拥有蜂鸟、蜜蜂、蝴蝶、飞蛾的相貌特征,被称为昆虫世界里的“四不像”。与蝴蝶一样,拥有长长吸管般的口器、缤纷的色彩、美丽炫目的翅膀。

科目分类:飞蛾

生存环境:灌丛

颜色分类:橙色_褐色

居住环境:树栖

最大体型:5.5cm

性情分类:温和

寿命年限:2年

适宜温度:25℃±5℃

食物饲料:植食

蜂鸟鹰蛾形态特征

翅展4-5.5cm。独特而强壮,有灰褐色前翅,其上饰有黑色纹线,后翅橙黄色,两性相似。触角尖端膨大。对于人眼来说,大多数物种的前缘是各种阴暗的褐色或灰色。然而,在紫外光下,它们具有产生黄色、紫色、紫色和绿色图案的特征性。对于鸟类和其他昆虫,可以看到紫外线,这些看似钝色的物种在它们眼中,则是五彩斑斓的。

蜂鸟鹰蛾生活习性

飞行速度快,且十分耐久。有结茧习性,成虫越冬。它也能原地悬空取食,和蜂不同的是,采花不携粉,采蜜不酿蜜。和鸟不同的是,它盘旋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。多在白天飞行,尤其是在明亮的日光下,不过也在黄昏、清晨甚至雨中行动,这在日行性的天蛾中不常见。幼虫也能在干枯的瓜蒌藤中越冬。

蜂鸟鹰蛾饲养方法

主要采访的植物有金银花、红缬草等。蜂鸟鹰蛾在春季和8-10月可见到它在绿色植物上盘旋的身姿。访花吸蜜时,快速振动翅膀,当它盘旋于花前伸出长长的嘴(口器)采蜜时,极像蜂鸟,从而被误认为是蜂鸟。

蜂鸟鹰蛾雌雄分辨

与其他飞蛾不同,它们的触角裂片的大小没有性二态性。幼虫白色,身体肥硕,头很小呈黑色。

蜂鸟鹰蛾繁殖方式

每年产2窝或多窝虫卵。成虫可能在一年中的任何时间遇到,特别是在该物种分布范围的南部,那里可能有3-4窝。成年后在岩石、树木和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中越冬。卵是光滑的浅绿色卵,球形,看起来像寄主植物茜草科拉拉藤属的花蕾,那是雌虫将它们放置的地方。在产蛋后6-8天孵化。一个雌虫最多可产下200粒卵,每个卵都在另一棵植物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