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斑衣蜡蝉

动物百科

斑衣蜡蝉

斑衣蜡蝉:别名樗鸡_椿蹦_斑蜡蝉_花蹦蹦_花姑娘_灰花蛾_椿皮蜡蝉_大叶女贞斑衣蜡蝉,为半翅目、蜡蝉科、斑衣蜡蝉属爬行动物,原产于亚洲东南部,我国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西北、西南、华南以及台湾等地区。1845年命名。喜栖息于干燥炎热处,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,一年发生1代,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,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孵化危害,5月上旬为盛孵期。经三次蜕皮,6-7月羽化为成虫,活动危害至10月。斑衣蜡蝉自身有毒,会喷出酸性液体,若不小心接触到会出现红肿,起小疙瘩。

多种果树及经济林树木上的重要害虫之一,同时也是一种药用昆虫,虫体晒干后可入药,称为“樗鸡”。不同龄期体色变化很大,都十分艳丽漂亮。成、若虫均具有群栖性,飞行能力较弱,但善于跳跃,若虫稍有惊动即跳跃逃跑。

科目分类:半翅

生存环境:农田

颜色分类:黑色_红色

居住环境:树栖

最大体型:3cm

性情分类:温和

寿命年限:2年

适宜温度:24℃±5℃

食物饲料:植食

斑衣蜡蝉形态特征

翅展4-5cm,体长1.5-2.5cm。全身灰褐色,前翅革质,基部约三分之二为淡褐色,翅面具有20个左右的黑点。端部约三分之一为深褐色。后翅膜质,基部鲜红色,具有黑点。端部黑色。体翅表面附有白色蜡粉。头角向上卷起,呈短角突起。小龄若虫体黑色,上面具有许多小白点。大龄若虫身体通红,体背有黑色和白色斑纹。成虫后翅基部红色,飞翔时可见。

斑衣蜡蝉生活习性

以成虫、若虫群集在叶背、嫩梢上刺吸危害,栖息时头翘起,有时可见数十头群集在新梢上,排列成一条直线。引起被害植株发生煤污病或嫩梢萎缩,畸形等,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。

斑衣蜡蝉饲养方法

若虫初孵化时白色,不久即变为黑色。1龄若虫体长4mm,体背有白色蜡粉形成的斑点。触角色,具长形的冠毛。2龄若虫体长7mm,冠毛短,体形似1龄。3龄若虫体长10mm,触角鞭节小。4龄若虫体长13mm,体背淡红色,头部最前的尖角、两侧及复眼基部黑色。体足基色黑,布有白色斑点。吸食植物汁液,最喜臭椿。Hai可在多种植物上宿生,寄主植物主要有葡萄、猕猴桃、苹果、海棠、山楂、桃、杏、李、花椒、香椿、苦楝、刺槐等。

斑衣蜡蝉雌雄分辨

翅膀颜色偏蓝为雄性,翅膀颜色偏米色为雌性。

斑衣蜡蝉繁殖方式

8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,卵多产在树干的南方,或树枝分叉处。一般每块卵有40-50粒,多时可达百余粒,卵块排列整齐,覆盖白蜡粉。卵长圆柱形,状似麦粒,背面两侧有凹入线,使中部形成1长条隆起,隆起的前半部有长卵形的盖。卵粒平行排列成卵块,上覆1层灰色土状分泌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