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角嘴海雀

动物百科

角嘴海雀

角嘴海雀:别名大西洋角嘴海雀,为鸥形目、海雀科、角嘴海雀属鸟类,原产于亚洲东北部、北美洲西北部,冬季在日本九州、对马海峡、韩国沿海和北太平洋地区繁殖。我国辽宁南部旅顺有分布。夏季主要栖息于海岛、海岸和附近洋面上,非繁殖期则主要栖息于不冻的海洋中。1811年命名。

中型海鸟,常成小群活动,善游泳和潜水,4-8月的筑巢季节,冰岛西南部的威斯特曼群岛上,约有83万只处于繁殖期的成鸟,大约占全球数量的20%。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的角嘴海雀群落。

科目分类:海雀

生存环境:海岸

颜色分类:黑色_灰色

性情分类:游禽

最大体型:41cm

迁徙类型:留鸟

寿命年限:25年

适宜温度:20℃±8℃

食物饲料:鱼类

角嘴海雀形态特征

体长32-41cm。嘴较长而厚,侧扁,嘴峰稍弯曲。上嘴先端具缺刻。鼻孔呈细裂缝状,位于嘴基部,其上覆有皮膜。繁殖期嘴基有角质突起,下嘴也稍隆起。尾呈圆形,甚短。夏羽额、头顶、后颈、背、肩、翅和尾黑褐色,头侧有两条由长而窄的白色丝状饰羽组成的白色纵纹,一条由眼后开始到后颈侧,另一条由下嘴基部开始到后下颈侧。脸、颊、颏、喉、胸和两胁灰褐色。冬羽和夏羽相似,但嘴基无三角形肉垂,头侧也无白色饰羽。嘴橙色,脚黄色。

角嘴海雀生活习性

休息时多栖于岸上或冰上,或飘浮于水面,不作长距离的迁徙,仅在非繁殖期进行小距离的游荡。

角嘴海雀饲养方法

潜水时靠两翅推动。主要以小鱼和甲壳类等动物为食,通常单个或成小群在水面或潜入水下捕食。

角嘴海雀雌雄分辨

 

角嘴海雀繁殖方式

繁殖期5-7月。常成群营巢繁殖,通常营巢于生长有草本植物,土壤层厚的海岛上。常在斜坡上掘洞营巢。巢内垫有枯草。每窝产卵1枚,卵的颜色为白色,光滑无斑,或具蓝紫色斑点。孵化期平均为35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