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蒙岛拟鹂

动物百科

蒙岛拟鹂

蒙岛拟鹂:别名蒙特塞拉特莺_蒙特塞拉特岛拟鹂,为雀形目、黄鹂科、拟黄鹂属鸟类,原产于北美洲蒙特塞拉特岛的特有物种,栖息于岛上三个主要原始森林覆盖的丘陵范围,也偶尔出现在农耕区和居民区的低地。1880年命名,无亚种。因仅生活于小岛上的原始森林,故数量十分稀少。

蒙特塞拉特岛国鸟,腿、脚长健,适于奔走。体色为带金属反光的黑色和鲜艳的桔红色泽。有相对短而宽的翅,能够迅速扇动,产生举力。2000年被IUCN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列为极危物种。

科目分类:雀形

生存环境:丛林

颜色分类:黑色_黄色

性情分类:鸣禽

最大体型:22cm

迁徙类型:留鸟

寿命年限:16年

适宜温度:20℃±10℃

食物饲料:昆虫

蒙岛拟鹂形态特征

头体长20-22cm,翼展28-30cm,重36-39g。喙近圆锥形,直而尖,上喙尖端不具缺刻。雄鸟多为黑色,下背部,臀部,肩膀上,较低的胸部和腹部都是明亮的黄色,腹部的尾部也有黄色和浅褐色。翅膀大部分是黑色,除了一些黄色的翼角和翼下覆羽。

蒙岛拟鹂生活习性

 

蒙岛拟鹂饲养方法

是一种有能力把握相当的机会的猎食者。杂食性,主要吃昆虫,如蟋蟀,蝗虫,捕获方式主要是在林下。偶尔以水果为食,也被观察到聚集在蝎尾蕉植物的苞片上吃花蜜。

蒙岛拟鹂雌雄分辨

两性异形。雌鸟的上体是有点暗淡的黄绿色,腹部是明亮的黄色。幼鸟绿色,喉部黑色。

蒙岛拟鹂繁殖方式

一夫一妻,每年3-8月为繁殖期,产卵的确切时间取决于雨季。和其他拟鹂科的小鸟一样,用干燥的植物纤维,编织一个很复杂的,精心制作的袋状鸟巢,由雌鸟建造。每窝产卵2-3枚,如果不成功,在一个产卵季最多会尝试产5窝。孵化主要由雌鸟担任,雄鸟的投入相对很少。幼鸟在鸟巢中羽翼未丰时,哺育期通常会持续14天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