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黄嘴山鸦

动物百科

黄嘴山鸦

黄嘴山鸦:别名短嘴山鸦_亚洲黄嘴山鸦,为雀形目、鸦科、山鸦属鸟类,原产于亚洲中部、欧洲南部,热带、亚热带高原地区。我国内蒙古、新疆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西藏有分布。野生于海拔3000-6000m的高山灌丛、草地、荒漠等开阔地带,冬季会下降到海拔2000m左右的中山和山脚地带。1766年命名,共3个亚种。叫声嘈杂,似甜美淌水般的Preeeep声,及降调的哨音Sweeeoo,比红嘴山鸦叫声尖厉。告警时发出卷舌的Churrr声,进食时发出恬静的吱吱鸣啭。

因野生于人迹罕至的高原地区,所以比较少见。它飞行能力极强,最高飞行记录达到了惊人的8200m。性胆大而机警,常成群活动,随热气流翱翔。有时也见和红嘴山鸦、渡鸦一起混群活动。

科目分类:鸦科

生存环境:灌丛

颜色分类:黑色_黄色

性情分类:鸣禽

最大体型:43cm

迁徙类型:留鸟

寿命年限:20年

适宜温度:20℃±10℃

食物饲料:杂食

黄嘴山鸦形态特征

体长37-43cm,重160-290g。体形较细弱,黄色的嘴细而下弯,嘴亦较短。全身羽毛黑色沾褐具绿色金属光泽,尤以两翅和尾较明显。飞行时尾更显圆,歇息时尾显较长,远伸出翼后。飞行时两翼不成直角。虹膜褐色或红褐色,嘴黄色,跗蹠黄色,腿、脚黄红色。相似种为红嘴山鸦,但体型稍大,嘴的颜色为红色,嘴亦较长,野外不难区别。

黄嘴山鸦生活习性

多在高山草地、牧场和农田地区觅食,尤其喜欢在垃圾堆上翻找食物,有时也见于正在吃草的牛、羊附近的旷野翻土觅食。

黄嘴山鸦饲养方法

杂食性鸟类,取食昆虫(主要以甲虫、蝗虫、金龟子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)、蜗牛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,也吃小形脊椎动物如鼠类等。植物性食物有各种浆果(如野樱桃、黑刺果)和草子等其他食物。

黄嘴山鸦雌雄分辨

雌雄羽色相似。幼鸟腿灰色,嘴上黄色较少。

黄嘴山鸦繁殖方式

繁殖期4-6月,营巢于悬岩岩石洞中和缝隙中,常成群在一起营巢。巢呈杯状,主要由枯枝、枯草茎、草叶、毛等材料构成。每窝产卵3-4枚,卵淡黄色或黄灰白色,微具褐色斑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