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黑胸鸫

动物百科

黑胸鸫

黑胸鸫:别名,为雀形目、鹟科、鸫属鸟类,原产于亚洲东南部,中国(西南地区及东南沿海)、阿富汗、不丹、印度、老挝、缅甸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塔吉克斯坦、泰国、乌兹别克斯坦、越南。野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,尤以林下植物茂密有蕨类植物和杜鹃灌丛的常绿阔叶林较常见,有时也进到针叶林。1847年命名。

善于鸣啭,叫声多变悦耳。常单独或成对活动,有时也见成小群。地栖性,多在林下地上和灌丛间活动和觅食。多在林下地面落叶层和灌丛间活动和觅食。性胆怯,善于隐蔽,常常仅闻其声而难见其影。

科目分类:鹟科

生存环境:灌丛

颜色分类:橙色_灰色

性情分类:鸣禽

最大体型:24cm

迁徙类型:留鸟

寿命年限:15年

适宜温度:20℃±10℃

食物饲料:杂食

黑胸鸫形态特征

头体长19-24cm,重60-75g。雄鸟除颏尖端有一点白色外,其余整个头、颈和上胸黑色。背、肩、腰,包括两翅和尾等其余上体概为暗石板灰色或黑灰色,腰和尾上覆羽稍淡、呈暗灰色,飞羽和尾羽黑色,羽缘灰色。下胸和两胁橙棕色或棕栗色,腋羽和翅下覆羽亦为鲜橙棕色,腹部中央、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,有的可达下胸中部。虹膜褐色,嘴、脚蜡黄色。

黑胸鸫生活习性

属留鸟,终年留居栖息生境中。常单独或成对活动,有时也见成小群。地栖性,多在林下地上和灌丛间活动和觅食。性胆怯,善于隐蔽,常常仅闻其声而难见其影。

黑胸鸫饲养方法

主要以鞘翅目、直翅目、鳞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,也吃蜗牛、蛞蝓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植物果实和种子。

黑胸鸫雌雄分辨

雄鸟整个头、颈、胸黑色,其余上体暗灰色,下体橙棕色,极为醒目。嘴、脚蜡黄色。雌鸟上体橄榄褐色,颏、喉白色,上胸橄榄褐色具黑色斑点,其余与雄鸟相似。

黑胸鸫繁殖方式

繁殖期5-7月。通常营巢于阴暗潮湿的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中,巢置于林下枝叶茂密的小树或灌木上,偶尔也在灌丛和草丛掩盖下的地上营巢。筑巢大多精巧,巢呈杯状,主要由苔藓构成,巢外壁常常有绿色苔藓,巢内层主要由细草茎、泥土、须根等编织和粘合而成。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。每窝产卵通常3-4枚。卵淡绿色或淡乳黄色、被有深红褐色斑点。雌雄亲鸟轮流孵卵,雏鸟晚成性,雌雄亲鸟共同育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