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非洲寿带鸟

动物百科

非洲寿带鸟

非洲寿带鸟:别名寿带鸟,为雀形目、鹟科、寿带鸟属鸟类,原产于非洲南部,哈拉沙漠南部非洲大部分地区以及阿拉伯半岛,栖息于海拔2500m以下的热带草原林地和稀树草原林地、开阔林地、种植园、耕地、森林边缘,还经常光顾花园和果园。1776年命名,共10个亚种。

羽毛极为美丽且非常多变,从红褐色到白色,有五种颜色可识别。长长的中央尾羽飘逸而高贵。但它是很吵闹的鸟,声音中还带有严厉的责骂或是吵架声调。在栖息地可快速地飞行,匆忙或通过悬停飞行来捕猎。

科目分类:鹟科

生存环境:灌丛

颜色分类:灰色_棕色

性情分类:鸣禽

最大体型:20cm

迁徙类型:留鸟

寿命年限:14年

适宜温度:20℃±10℃

食物饲料:昆虫

非洲寿带鸟形态特征

头体长16-20cm(不包括细长的中央尾羽),尾羽可达10-18cm,重12-14g。成年雄鸟具有黑色的头部、颈部和下体,翅膀和尾巴栗色。尾巴有突出的白色翼条。雄鸟的羽毛在某些地区表现出相当大的变化。这种物种有另一种形态,其中雄鸟羽毛的栗色部分被白色取代,有一些族群的尾巴上有黑色飘带。尾羽毛张开后略微呈扇形。鸟喙钴蓝色,具黑色尖端。虹膜深棕色,有浓密明亮的钴蓝色眼圈。腿和脚蓝黑色。

非洲寿带鸟生活习性

习性与伯劳鸟类似,这些鸟有强烈的领地意识,雄鸟会以鸣叫宣示领地,但如果几个巢彼此接近,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保卫领地。主要在树冠内进食,会在树叶间穿行时抢夺猎物,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,通过短循环或悬停飞行捕获隐藏在叶子下面的无脊椎动物,也会像蝴蝶一样在树叶间移动,并在周围转动以捕捉被惊飞的昆虫。

非洲寿带鸟饲养方法

是食虫性的,通常在飞行中拍打翅膀捕捉飞行的苍蝇、虫卵、幼虫和成虫,也以蜘蛛为食,偶尔消耗浆果。

非洲寿带鸟雌雄分辨

雌鸟下体有一种棕色色调,缺少翼条和飘带似的尾巴。幼鸟与雌鸟相似,但较为暗淡。

非洲寿带鸟繁殖方式

繁殖季节会根据生活的区域而有所不同,但一般都是在雨季期间。雄鸟在求爱时会接近雌鸟,不断地起伏飞行,以显示自己上体的颜色和飘逸的细长的尾巴。在这期间雄鸟会同时大声鸣叫,露出口中鲜艳的颜色,也可能在高处跳舞。一夫一妻制。在树上建立建杯状窝巢,雌性产下2-5枚卵。孵化持续约13-15天,雌雄共同孵化。雏鸟在孵化后11-16天仍由父母进行觅食并喂养。羽翼完全丰满后,幼鸟脸依赖成鸟一周才离巢独立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