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非洲海雕

动物百科

非洲海雕

非洲海雕:别名吼海雕,为隼形目、鹰科、海雕属鸟类,原产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地区,栖息于淡水湖、蓄水池和河流附近,有时亦会出现在河口附近。常出现在近水森林或林地边缘,因为它们需要一个高度很高的观测点,以充分监视其狩猎的领地。这个区域通常并不大,不超过2平方公里。1800年命名,无亚种。

赞比亚、南苏丹、津巴布韦国鸟,外型独特,有白头海雕有些相似,但其头部向下的白色羽毛面积更大,体形也略小一些。在高出观察到鱼后,就会突然向下俯冲,在水面伸出爪子,把鱼抓牢,再拉出水面,带回栖息的树上进食。

科目分类:鹰科

生存环境:湿地

颜色分类:白色_棕色

性情分类:猛禽

最大体型:84cm

迁徙类型:留鸟

寿命年限:20年

适宜温度:20℃±10℃

食物饲料:肉食

非洲海雕形态特征

身长74-84cm,翼展170-200cm,重2-3.6kg。全身大多呈棕色,强有力的翅膀则呈黑色。它们的头部、胸部和尾部呈雪白色,喙呈黄色,尖端有一黑斑驳。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,适于撕裂猎物吞食,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。翅强健,翅宽圆而钝,扇翅及翱翔飞行,扇翅节奏较隼科慢。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,约等于胫部长度。腿黄色,利爪。

非洲海雕生活习性

若一只非洲海雕尝试捕捉一尾体重超于1.8千克的鱼的话,它很可能会因负荷不住鱼的重量,掉入水中。这时,它会抓住鱼,用自己的一双翅膀充当桨往岸边游。

非洲海雕饲养方法

主要的食物是鱼,吃水鸟、小龟、幼鳄鱼和腐肉等。

非洲海雕雌雄分辨

雌鹰比雄鹰大。亚成鸟腿灰色,到5岁才能全部长成成鸟的羽毛。

非洲海雕繁殖方式

旱季繁殖,配偶是终生制,夫妻通常都会筑建两个或更多的巢,不断重覆地使用。雌性每次会产1-3枚卵,这些卵一般为白色,上带一些红色斑驳。孵卵工作大部分是由雌性承担,但当雌性出外捕猎时,雄性亦会协助孵卵。孵化期42-45天。幼鸟并不一定会同时孵出,而通常第一只鸟孵出到最后一只孵出的时间会相隔数天,而最大的一只幼鸟会把其他所有幼鸟都给杀掉。幼鸟长羽毛的时间长约70-75天,在约8星期之后,幼鸟就已能自行觅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