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白头鹤

动物百科

白头鹤

白头鹤:别名锅鹤_修女鹤_爱情鸟,为鹤形目、鹤科、鹤属鸟类,原产于亚洲中部及东部,中国(内蒙、乌苏里江流域繁殖,长江下游越冬)、日本、韩国、朝鲜、蒙古、俄罗斯。野生于河流、湖泊的岸边泥滩、沼泽及芦苇湿地中。1835年命名。春季3-4月迁往繁殖地,4-5月到达。10-11月迁往越冬地。飞翔时常排列成人字或一形。

大型涉禽,灰衣素裳,头颈雪白,性情温雅,机警胆小。有“以鹤为媒、白头偕老”寓意,被誉为“爱情鸟”。在采食过程中很有“君子风度”,从不暴饮暴食。无论食物多寡,它们总是一粒一粒地拣、一口一口地吃。

科目分类:鹤形

生存环境:湿地

颜色分类:白色_灰色

性情分类:涉禽

最大体型:100cm

迁徙类型:候鸟

寿命年限:50年

适宜温度:20℃±10℃

食物饲料:杂食

白头鹤形态特征

体长90-100cm,体重3.2-4.9kg。通体呈石板灰色,颈长,喙长,眼睛前面和额部密被黑色的刚毛,头顶上的皮肤裸露无羽,呈鲜艳的红色,其余头部和颈的上部为白色。两个翅膀为灰黑色,次级和3级飞羽延长,弯曲成弓状,覆盖于尾羽上,羽枝松散,似毛发状。翼圆短,尾短,无真正的嗉囊。虹膜深褐色,嘴黄绿色,胫的裸出部、跗跖和趾为黑色。蹼不发达,后趾细小,着生位较高。

白头鹤生活习性

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,活动和觅食的时候常不断地抬头观望,有危险时就鼓翼起飞,在空中盘旋,并且不停地鸣叫。与鹳类相比较,白头鹤有良好的卫生习惯。它们每天用大量的时间梳理羽毛,确保“衣冠整齐”、孵卵时,常常修补整理爱巢。它们从不在巢周围排便,孵卵的成鸟即使再着急,也总是到同一固定地点—巢的水流下游约5-8m处的塔头间排便。所以白头鹤的巢,没有任何异味,也十分整洁。

白头鹤饲养方法

冬季常到栖息地附近的农田活动和觅食,常边走边在泥地上挖掘觅食。主要以甲壳类、小鱼、软体动物、多足类以及直翅目、鳞翅目、螺、黄鳝、蜻蜓目等昆虫和幼虫为食,也吃苔草、苗蓼、眼子菜等植物嫩叶、块根,小麦、稻谷等植物性食物和农作物。在繁殖地吃大量的山酸果蔓,特别是沼泽中的一种植物越桔,夏天还吃昆虫、蛙和鲵,但主食物仍为植物性食物。在越冬地主要吃稻、小麦、大麦等谷物,也吃软体动物和昆虫。

白头鹤雌雄分辨

 

白头鹤繁殖方式

繁殖期5-7月,4-5岁达性成熟。一旦组成家庭,夫妻关系十分稳定。通常雄鹤大雌鹤1岁以上,它们几乎终年形影不离。4-5月旬产卵,每巢产2枚卵。卵的颜色为绿红色,其上被有大的暗色斑点。6月初孵化。每年4月初,带着上一年的幼鸟,从越冬地迁回到北方的老家。一般夫妻轮流孵卵,只是雌鸟更积极一些。无论是低温风雪、大雨倾盆,还烈日当空,它们始终尽职尽责地呵护着它们的未来。在孵卵过程中,有许多相互关爱的场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