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牛蒡

动物百科

牛蒡

牛蒡:别名牛菜_恶实_大力子_恶实根_鼠粘根_牛蒡根,为菊目、菊科、牛蒡属、菊目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欧洲、亚洲、北美洲、南美洲温带地区。我国分布于台湾、山东、江苏、陕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浙江等地。根含有菊糖及挥发油、牛蒡酸、多种多酚物质及醛类,并富含纤维素和氨基酸。并含有抗菌成分,其中叶含抗菌成分最多,主要抗金黄色葡萄球菌。降血糖作用。牛蒡子水提取物能显著而持久地降低大鼠的血糖,能增高碳水化合物耐受量。。

植株含菊糖、纤维素、蛋白质、钙、磷、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,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150倍,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茎类之首。即可作为蔬菜食用,其粗大的肉质直根也是重要的中药材。

颜色分类:绿色_紫色

作物分类:药材

味道分类:清香

形状分类:异形

光照需求:中强

开花季节:夏季

培育难度:较易

适宜温度:20℃±5℃

酸碱范围:6.8±.6(PH)

牛蒡作物特征

二年生草本植物,根长可达15cm。茎直立、粗壮,株高可达2m,通常带紫红或淡紫红色,有多数高起的条棱,分枝斜升,多数,全部茎枝被稀疏的乳突状短毛及长蛛丝毛并混杂以棕黄色的小腺点。基生叶宽卵形,边缘稀疏的浅波状凹齿或齿尖,基部心形,有长叶柄,两面异色,上面绿色,下面灰白色或淡绿色,被薄绒毛或绒毛稀疏。叶柄灰白色。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或近同形,具等样的及等量的毛被,接花序下部的叶小。

牛蒡种植方法

喜温暖,既耐热又较耐寒。种子发芽适温20-25℃,生长适温20-25℃,地上部分耐寒力弱,遇3℃低温枯死,直根耐寒性强,可耐-20℃的低温,冬季地上枯死以直根越冬,翌春萌芽生长。要求有较强的光照,及较多水分。从种子萌芽到幼苗生长,适宜稍高的土壤湿度。生长中后期也要求较湿润的土壤条件,但不能积水,积水直根将发生腐烂。作蔬菜栽培时,选择土层深厚、疏松的沙土或壤土,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,pH6.5-7.5。

牛蒡繁殖方式

主要采用种子繁殖,选择饱满、无病虫斑、无损伤的种子。播前先将种子晒1-2天,然后在40-50℃的温水中浸泡1-2小时,捞出凉干即可播种。4月条播或穴播。播后均要稍加镇压,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,盖草保持土壤湿润。

牛蒡开花形态

花果期6-9月。头状锥状伞房花序,花序梗粗壮。总苞卵形或卵球形。总苞片多层,多数,外层三角状或披针状钻形,中内层披针状或线状钻形。全部苞近等长,顶端有软骨质钩刺。小花紫红色,外面无腺点。瘦果倒长卵形或偏斜倒长卵形,两侧压扁,浅褐色,有多数细脉纹,有深褐色的色斑或无色斑。冠毛多层,浅褐色。冠毛刚毛糙毛状,不等长,基部不连合成环,分散脱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