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淫羊藿

动物百科

淫羊藿

淫羊藿:别名短角淫羊藿,为毛茛目、小檗科、淫羊藿属、其他系列农作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陕西、甘肃、山西、河南、青海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野生于海拔650-3500m的林下、沟边灌丛中或山坡阴湿处。1889年命名。入药味辛、甘,性温,归肝肾。可益精气、强筋骨、补肾壮阳,临床常用于治疗男子阳痿不举、滑精早泄、小便不禁以及女子不孕等症。现代研究表明,淫羊藿含淫羊藿甙、挥发油、蜡醇、植物甾醇、鞣质、维生素E等成分,还可降压、降血糖、利尿、镇咳祛痰。IUCN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近危物种。。

我国传统中药材,能兴奋性机能,能促进动物精液分泌。南北朝牧羊人发现,羊啃吃它后,发情次数明显增多。公羊阳具勃起不软,与母羊交配次数增多,交配时间延长,因此得名,而吃其他野草并无此功效。

颜色分类:白色_绿色

作物分类:药材

味道分类:清香

形状分类:异形

光照需求:中强

开花季节:夏季

培育难度:中等

适宜温度:22℃±5℃

酸碱范围:6.5±.5(PH)

淫羊藿作物特征

多年生草本植物,株高20-60cm。根状茎粗短,木质化,暗棕褐色。二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,具9枚小叶。基生叶1-3枚丛生,具长柄,茎生叶2枚,对生。小叶纸质或厚纸质,卵形或阔卵形,先端急尖或短渐尖,基部深心形,顶生小叶基部裂片圆形,近等大,侧生小叶基部裂片稍偏斜,急尖或圆形,上面常有光泽,网脉显著,背面苍白色,光滑或疏生少数柔毛,基出7脉,叶缘具刺齿。

淫羊藿种植方法

温带及亚热带药用植物,喜阴湿,土壤湿度25-30%,空气相对湿度70-80%。对光较为敏感,忌烈日直射,要求遮光度80%左右,淫羊藿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,以中性偏酸的疏松、含腐殖质、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油沙壤土为好。选择阴坡或半阴半阳坡的自然条件,坡度35℃以下,土壤为微酸性的树叶腐殖土、黑壤土、黑沙壤土,可以利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及果树经济林下栽培。

淫羊藿繁殖方式

种苗繁育以无性繁殖,如分株繁殖或根茎繁殖为主,有性繁殖为辅。种植2年后的淫羊藿便可采收,8月份是淫羊藿生长发育好,营养物质积累最高的季节,而且药效强,可在此时采收。采收时将地上茎叶采收捆成小把,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晾干。选出杂质、粗梗及有可能混入的异物,以保证药材质量。连续采收几年后,常会影响淫羊藿的后期发育,影响其越冬芽及来年的新叶产量和质量。为此,连续采割3-4年后,应轮息2-3年以恢复种群活力。

淫羊藿开花形态

花期5-6月,果期6-8月。圆锥花序,具花20-50朵,花茎具2枚对生叶,序轴及花梗被腺毛。花白色或淡黄色,萼片2轮,外萼片卵状三角形,暗绿色,内萼片披针形,白色或淡黄色。花瓣远较内萼片短,距呈圆锥状,瓣片很小。雄蕊伸出,瓣裂。蒴果长约1cm,宿存花柱喙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