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中国水蛇

动物百科

中国水蛇

中国水蛇:别名泥蛇_中华水蛇,为蛇目、游蛇科、水蛇属爬行动物,原产于亚洲中国、越南,我国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台湾等地。栖息于海拔400m以下的平原、丘陵或山麓地区,多见于溪流、池塘、水田或水渠内。长年生活在水中,白天及晚上均见活动,食性杂,主要以鱼类、青蛙以及甲壳纲动物为食。1842年命名,无亚种。

体粗壮,尾短。头较大,与颈可明显区别,背鳞平滑。蛇体前部呈深灰色或灰棕色,具有大小不一的黑点。长年生活于淡水中,偶尔会离开水面,对水质要求不高,能在恶劣水质中生长。

科目分类:游蛇

生存环境:湿地

颜色分类:橙色_绿色

居住环境:两栖

最大体型:90cm

性情分类:温和

寿命年限:15年

适宜温度:26℃±4℃

食物饲料:肉食

中国水蛇形态特征

全长30-90cm。吻端宽钝,吻端宽钝,吻鳞宽度超过高度,从背面能见其上缘。鼻孔位于吻背面,左右鼻鳞彼此相切,鼻间鳞呈菱形,较小,位于左右鼻鳞之后中央,与颊鳞不想切或偶相遇。前额鳞较小,额鳞窄长,其长度等于从它到吻端的距离。背鳞最外行暗灰色,外侧2至3行红棕色,腹鳞前半暗灰色,后半黄白色,上唇缘亦为黄白色。

中国水蛇生活习性

白天及晚上均见活动。

中国水蛇饲养方法

可以直接从野外捕种蛇,或收购个体色泽好、母蛇腹大的作种。放入3-10平米的繁育池内,公母比例1:3。繁育池保持淤深30cm,水深30cm,并适量放入干稻草或其他干草,经常换水,保持水质清晰便于观察,繁殖期间保持种蛇食源丰富,一旦产仔应在半天内分离,投入过渡池培养。幼蛇以熟蛋黄黄稀饭、红虫等饲喂。食性杂,个体小进多喂些黄粉虫、蚯蚓、明虫和甲鱼料、鳗鱼料,大蛇可饲喂各种动物下脚料、死动物、鱼虾等。

中国水蛇雌雄分辨

雌雄体型相差较大,雌蛇体型较大。尾下鳞双行,雄蛇平均48对,雌蛇平均42对。

中国水蛇繁殖方式

7月末8月初精子发生开始新的周期性复生,大部分为精母细胞。10至12月以至次年1月初大部分为成熟精子及变态中的精细胞,精子贮于附睾或输精管中过冬。11月至次年5月大部分输卵管中也存有精子。雌水蛇一年一次排卵,卵胎生。5月末至6月初见有蛇胚,孕妊期78-84天,8月中旬至9月中旬产仔蛇,每胎产仔6至21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