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情奇探

松鸦

动物百科

松鸦

松鸦:别名,为雀形目、鸦科、松鸦属鸟类,原产于欧洲、非洲西部和北部、喜马拉雅山脉、中东至日本、东南亚,栖息于针叶林、针阔叶混交林、阔叶林等森林中,有时也到林缘疏林和天然次生林内,通常远离人居,很少见于平原耕地。冬季偶尔可到林区居民点附近的耕地或路边丛林活动和觅食。1758年命名,共34个亚种。

翅短,尾长,羽毛蓬松呈绒毛状。头顶有羽冠,遇刺激时能够竖立起来。上体葡萄棕色,尾上覆羽白色,尾和翅黑色,翅上有辉亮的黑、白、蓝三色相间的横斑,极为醒目。

科目分类:鸦科

生存环境:丛林

颜色分类:褐色_蓝色

性情分类:鸣禽

最大体型:36cm

迁徙类型:留鸟

寿命年限:15年

适宜温度:20℃±10℃

食物饲料:杂食

松鸦形态特征

头体长30-36cm,重120-190g。亚种分化多,羽色变化大。羽色随亚种而不同,云南亚种额白,头顶黑色。其余亚种额和头顶红褐色,口角至喉侧有一粗著的黑色颊纹。东北亚种前额、头顶、枕、头侧、后颈、颈侧红褐色或棕褐色,头顶至后颈具黑色纵纹,前额基部和覆嘴羽尖端黑色。背、肩、腰灰色沾棕,尤以上背和肩较为棕褐或红褐。虹膜灰色或淡褐色,嘴黑色,跗蹠肉色,爪黑褐色。

松鸦生活习性

多成对活动,秋后有结群现象,栖息在树顶上,在山上却较活跃,特别是繁殖前期。多躲藏在树叶丛中,不时在树枝间跳来跳去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,间或发出粗犷而单调的叫声,特别是在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时。叫声似“gar-gar-ar”。当有人或进到村屯附近时一般不鸣叫,冬季鸣叫亦少。

松鸦饲养方法

食性较杂,食物组成随季节和环境而变化。春末及夏天以昆虫为主,也吃蜘蛛、鸟雏、鸟卵等。秋、冬季和早春,则主要以松子、橡子、栗子、浆果、草子等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。繁殖期主要以金龟子、天牛、尺蠖蛾、松毛虫、象甲、地老虎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。对于吃不完的多余种子等食物常常贮藏在地上,后常丢弃。

松鸦雌雄分辨

 

松鸦繁殖方式

繁殖期4-7月,多营巢于山地溪流和河岸附近的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中。巢呈杯状,主要由枯枝、枯草、细根和苔藓等材料构成,内垫细草根和羽毛。1年繁殖1窝,每窝产卵3-10枚,通常5-8枚。卵灰蓝色、绿色或灰黄色,被有紫褐、灰褐或黄褐色斑点,尤以钝端较密。孵卵由雌鸟承担,孵化期17±1天。